“陪了我20年的南师大草坪,不让进了!”这个双休日,一位住在南京师范大学附近的居民向记者反映,“周末本想带着孩子去打打球,却吃了闭门羹。以前这是对社会开放的,南京市区的公共草坪本来就不多,有学校氛围的就更难得了。”(据《新华日报》)
其实,南师大草坪的这一“围挡”,暴露的是不少高校在对社会开放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无奈之举。今年3月,南京市城管局宣布部分南京高校停车场对外开放,同样召来质疑之声。因为随着校外人员的大量涌入,校园安全环境和教学、科研工作秩序将会受到直接的资源挤占,而在开放“高校游”中如何确保不会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研究工作乃是最基本的底线,毕竟开放校园资源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优化校园与社会环境的有机融合及有效提升,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高校之所以不愿意对社会开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量游客涌入,“校园”成了“公园”,“保护校园”竟成为大学生课余的一项工作。南京理工的二月兰、武汉大学樱花,这些国内高校著名的景观也成为了高校在社会上宣传的另外一张重要的名片。如何将这样的名片持续推广下去,高校校园要做的是能够成为面向全社会的“人文景观”,而不是用一纸禁令进行“自我隔离”。同样,使用禁令封锁校园的方式其实透露着管理上的人本观念缺失和传统思维作祟,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环境,希望用禁令进行绝对的隔绝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反,在国外,推倒大学的“围墙”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学就是给社会办的,没有必要封闭起来孤芳自赏。在欧洲,学校与社区融为一体,没有庄严的大门,没有高高的围墙,没有任何物理设施的区隔。学校大块的草坪,学生和居民间杂而坐,不分彼此。草坪也有养护措施,会定期关闭少量的草坪,但绝对能满足周边社区居民休憩嬉戏的需要。人们在大片的草坪上嬉戏、休憩甚至搭帐篷过夜,那里的草坪就是用来“踩”的,而不是景观摆设。绿化是好事情,但不能本末倒置。如果人不能融入这个绿化的空间,反而被隔离出来,绿化本身成了“艺术陈设”,那意义就大大降低了。
另外,开放“校园游”与否,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国人素质亟待提升。其实国内高校并不反对普通市民来学校赏花,但“爬树木、采花摘枝、践踏草坪,乱丢垃圾”等不良现象的存在,折射出了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所以,如何提升国人素质和进行校园环境的保护就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比如实行实现边保护、边开放的策略,同时加强对社会游人的教育,而因噎废食的封锁,折射的不仅是人本观念的缺失。在学校景点规划上,不要总强调管理者的主观因素,而忽视了人性化的需求。否则,校园作为一个“人文景观”的价值将会荡然无存,距离社会大学本意也将越行越远。《中国质量报》